一生中有两件最省心的嗜好:
白日梦,摄影。
两件省心的事合二为一,变成了件费心事。
“我们的原创性在哪里?中国的艺术走向何方?”欢迎加入讨论
2006.12.12 旧金山,雨。
海湾滩头
枯松(Monterey, California)
(如何插入上面的小玩意?请看论坛的有关帖子)
二十一世纪的文艺复兴: 艺术回归大众
摄影作为艺术,原本就是大众的。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符合艺术史的发展规律。现代意义的专业艺术家,画廊,美术馆,在几百年前根本就不存在。工业化社会导致专业分工以及艺术消费,推动各类艺术形态(包括摄影)的专业化向深度发展。近一百年的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成果辉煌,但同时过于精专而彻底脱离大众。“看不懂”是正常的现象,如同非专业人士不理解物理学反宇宙的论证公式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众被剥夺了创作与欣赏的权利。恰恰相反的是,信息社会的技术革命,尤其是网络和数字媒体的兴起,正一步步地摧毁艺术霸权,为艺术回归大众奠定了物质基础。
人类第一次文艺复兴时,没有束之高阁的博物馆的概念。米开郎基罗的大卫像摆在广场上,就是大众的。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我们今天的服装设计大师一样地功利实惠。如今,大众对艺术的困惑恐怕已经忍耐到了极限。要么艺术家努力使艺术回归大众,要么大众彻底抛弃艺术霸权体系,自立门户。
特别需要指出的是,历史上几乎所有不朽的艺术作品都属于那个时代的大众文化。《诗经》和莎士比亚在当时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样地流行于普通百姓。艺术史上的标本只是在告诉我们,流行的大众文化总是不断地更新换代,而且节奏越来越快。
在这个消灭权威的时代里,人类正走向第二次文艺复兴。艺术的定义权回到大众手中,向个性化,多元化,娱乐化发展。摄影亦如此,“想照就照”,因为,在你用你的内心触动快门的一瞬间,你正在自信地为艺术作出最符合人性而最合理的定义。
2006.3.19 现时共存摄影活动
|